Search

【T大相談室】:替葡萄酒打分數的酒評家
.
葡萄酒是千面女郎,她有各種不同的面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T大相談室】:替葡萄酒打分數的酒評家
.
葡萄酒是千面女郎,她有各種不同的面向,葡萄酒是生活、也是文化,是精品、也是農產品,是日常、也是學問。喝葡萄酒的人百百種,有人附庸風雅,有人訴求健康,還有更多的人並不能精確說出喜歡葡萄酒原因,不過大家在買酒時,都會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需要葡萄酒的專家分數。
.
我個人最尊敬的葡萄酒大師-英國的Jancis Robinson女士,曾戲稱替葡萄酒打分數的專家們是「葡萄酒行業的寄生蟲」,然而如今各種葡萄酒專業雜誌的內容,如果只有相關知識的介紹、卻沒有各款葡萄酒的評分,那就勢必會失去訂戶。根據統計,葡萄酒雜誌被讀者閱讀率最高的章節,就是替每款酒打分數的部份,大多數人購買葡萄酒專業雜誌,目的就是為了查閱有哪些高分酒值得購買。
.
我們都知道:對於葡萄酒的味覺喜好是主觀的,你喜歡的酒我未必喜歡,要自己喝過喜歡才算數;這個理論乍看有理,但卻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。因為一般人不太可能每一種酒都先試過再購買,尤其是價格較高的酒款,店家不會隨意開瓶讓你試喝,那要如何知道一瓶不曾喝過的葡萄酒合不合我的胃口呢?最簡單的方法就是「查分數」。同樣台幣1000元的酒,一瓶專家評分為90分、另一瓶為89分,那麼該買哪一瓶就已經得到答案了。
.
可是這些替葡萄酒打分數的專家們,又是何德何能來替我們決定哪瓶該買哪瓶不該買呢?他們的味蕾跟我們又有什麼不同?我花自己賺的辛苦錢來買酒,到底為麼要相信別人味蕾打出來的分數?其實最終的答案是:你當然要相信專家。以下我來跟各位說明原因。
.
大家有沒有一個經驗:你在逛大賣場時遇到酒商擺攤促銷,你用小塑膠杯試喝了一些紅酒感覺不錯,所以就買回家了,結果在家開瓶時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,似乎並不如試飲時那麼美味。
.
另一個經驗是:當你某一天在公事上談成了大生意,晚上開一瓶酒慶祝,覺得意氣風發、酒喝起來也如天上佳釀;但某一天跟老婆吵架,自己開一瓶一樣的紅酒來解憂,卻是酸澀咬口,愁上加愁。這又是為什麼呢?
.
答案很簡單,就是因為你不是專家!味覺是主觀的,但也正因如此,會受到周遭外物的影響,而那些所謂的葡萄酒專家,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試酒打分數,多年下來已然練就味覺標準的尺規,較不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,相對而言會客觀許多,因此在選擇一瓶不曾喝過的酒的時候,與其靠直覺去購買,不如參考專家的客觀分數。
.
幾十年前的葡萄酒專家多半是英國人,他們只做評論不打分數,寫出來的酒評多半用字考究、詞藻華麗,有一點像是文學家的作品;1980年代美國的Robert Parker崛起,率先用百分制給予每一款葡萄酒一個分數,90分當然優於88分,95分以上絕對要買來試一下,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,讓每個消費者都撿到槍,從此購買葡萄酒不再是一門高深學問,不再需要研究年份好壞與釀酒師背景,因而專家們用百分制替葡萄酒打分數成為顯學,Parker也成為葡萄酒界的一代宗師。
.
Robert Parker他是美國人,大學念法律系的時候,去找在法國留學的女友度假,因為當地的可口可樂太貴喝不起,所以嘗試喝一些葡萄酒,結果因此產生了興趣。Parker回美國後在學校成立品酒社團,法律系畢業後一邊當律師一邊繼續品嘗紅酒,後來放棄律師職業,出了一本葡萄酒雙月刊,內容就是他二個月來喝過葡萄酒的評分。由於Parker擁有對於紅酒的味覺天賦,因此追隨者越來越多,尤其在法國波爾多紅酒的領域,他打的分數已然成為聖經般的指標。當年美國的葡萄酒進口商對Parker又愛又恨,酒商之間流傳著一句話:「Parker給90分以上的酒我們搶不到,但Parker給90分以下的酒我們賣不掉!」
.
Parker打的分數成為葡萄酒消費者心中的神主牌,但也因此造成許多酒莊的釀酒風格,都逐漸「Parker化」。2019年五月,Parker選擇在他72歲時退休,眼前葡萄酒界再也沒有第二人擁有他的影響力,不過今後的葡萄酒消費者,還是需要分數來做為購買的依據,現在的幾位專業酒評家都在競逐分數影響力的寶座,不過一般都認為,以後不太可能還有Parker這樣的天王出現了。
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買葡萄酒不難,但找到品質不凡、在台灣價格又低於國際行情的酒款,才叫?
View all posts